释义 |
法律分析: 在索赔过程中,被害人提出的要求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应当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被害人的赔偿请求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遭受了损害或者危险; 2. 损害或者危险是被请求人的过错造成的; 3. 损害或者危险的发生与被请求人的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 请求的赔偿金额合理。 如果被害人的索赔要求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以上条件中任意一项,被请求人可以据此向法院提出异议。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十一条 单位人员因执行任务造成损害,由单位承担。 第一百四十三条 责任原则 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人与受害人协商一致的,依照协议;协商不一致的,依照法律规定。 第一百四十四条 赔偿范围 侵权造成的损害,应当由侵权人赔偿。损害赔偿应当包括被侵权人因此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和合理支出的费用。 第一百四十五条 赔偿计算 因侵权造成的损害,赔偿应当以被侵权人因此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为基础,包括因此所失去的利益和所遭受的损失。 第一百四十六条 赔偿方式 侵权人应当赔偿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对于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等因素,可以酌情适当增加赔偿金额,但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