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处罚公示期满后又要来怎么办 |
释义 | 法律分析:行政处罚公示期满后,应当撤下该处罚公示。行政处罚是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作出或者变更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在互联网上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原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撤销、确认违法或者要求重新作出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撤下在互联网上公开的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并作出说明。 一、合法的行政行为要有哪些条件 合法的行政行为要具备的条件如下: 1、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2、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行政行为,这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权限方面的要件; 3、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符合实体法规定,且明确、适当,公正、合理; 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不得违反法定程序,任意作出某种行为。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如下: 1、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处罚,具有法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行政处罚包括以下: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暂扣、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5、责令停产停业;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总而言之,行政行为成立后,根据其公定性,即具备法律效力。一般合法的条件包括行政主体应当合法,行政行为应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等。 二、非法拘禁行政处罚范围? 治安管理处罚法非法拘禁,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了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第十四条行政处罚信息自公示之日起届满5年的,记录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但不再公示。 《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暂行办法》第十条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在互联网上公开满5年的,应当从互联网上撤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