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探讨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方式与法律规定 |
释义 | 商标侵权行为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采取多种处理措施,包括停止销售、销毁侵权标识、消除侵权商标、收缴作案工具等。商标侵权行为可分为假冒和仿冒两种,其中假冒注册商标是最严重的侵权行为,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法律分析 根据商标有关规定,对于商标侵权行为,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2)收邀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3)消除现存商品上的侵权商标; (4)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如果采取前四项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权行为的,或者侵权利行为与商品难以分离的,责令并监督销毁侵权商品; 工商查处商标侵权行为这类侵权行为可以具体分解为以下四种: (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第一种行为是假冒行为,其余三种是仿冒行为。 假冒注册商标是最严重的侵害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与纠纷解决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与纠纷解决是一个涉及商标保护领域的重要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标侵权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侵权方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而对于侵权纠纷的解决,各国法律体系提供了多种途径,包括诉讼、仲裁和调解等。在纠纷解决过程中,考虑到商标权利人的利益保护,法院或仲裁机构会综合考虑证据、权利人的损失以及侵权方的过错程度等因素,作出公正的裁决。此外,加强商标保护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加强执法力度也是预防和解决商标侵权问题的重要手段。 结语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与纠纷解决是商标保护领域的重要问题。侵权方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解决侵权纠纷可通过诉讼、仲裁和调解等方式。法院或仲裁机构会综合考虑证据、损失及过错程度等因素,作出公正裁决。加强商标保护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是预防和解决侵权问题的重要手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四条 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七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负责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八条 申请商标注册或者办理其他商标事宜,可以自行办理,也可以委托依法设立的商标代理机构办理。 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和办理其他商标事宜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商标代理机构办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