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的承诺的方式有哪些 |
释义 | 民法典承诺方式包括通知和行为,通知方式最常用。承诺必须与要约内容一致,由受要约人作出。承诺迟延是指超过期限发出承诺,需要要约人重新确认。承诺迟到是在期限内发出承诺,但因其他原因超过期限,仍视为有效承诺。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的承诺的方式有哪些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内容以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方式以通知为原则,以行为作出承诺为例外。以通知方式作出承诺即为明示承诺方式,通知方式内容明确,不易发生歧义,容易证明,是采用最多的承诺方式。以行为承诺就是一种默示的承诺方式。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民法典》第四百八十条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二、承诺的迟延与迟到的区别包括哪些 1、是否在承诺期内做出。 2、承诺的迟延是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迟延的承诺应视为新要约。 3、承诺的迟到是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为迟到承诺,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迟到的承诺为有效承诺。 拓展延伸 民法典中承诺的方式及其法律效力 民法典中承诺的方式及其法律效力是指在民事关系中,当事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出的意愿,承诺履行特定的法律义务。在民法典中,承诺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书面合同、口头承诺、电子邮件等形式。不同的承诺方式在法律效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书面合同具有明确性和证据性,被法律广泛认可;口头承诺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具有法律效力,但证明困难;电子邮件等电子形式的承诺则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具体分析。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当事人应当遵守承诺并履行法律义务,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承诺的方式主要包括通知方式和行为方式。通知方式是指以明示方式进行承诺,内容明确、不易产生歧义,是最常见的承诺方式;行为方式是指通过行为来表达承诺,通常需要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表明来确认。承诺的迟延和迟到有所区别,迟延是指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需要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承诺有效;而迟到是指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但因其他原因导致超过期限到达要约人,需要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承诺仍然有效。无论采用何种承诺方式,当事人都应当遵守承诺并履行法律义务,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第五百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