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首先必须明白,《刑法》之所以规定缓刑,是充分考虑到,部分被告人通过接受审判,已经得到足够的教育和警戒,再犯罪的可能性低,没有进行特殊预防的必要性。 其次,缓刑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种表现,逐步扩大缓刑的适用比例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只要不是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同时又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不管是否有前科,都可以适用缓刑。 最后,问题是,怎样区别前科和累犯呢?所谓前科,是指接受过刑事处罚的事实。可见,任何人只要接受过刑事处罚,就有了前科,至于旧罪与新罪的时间间隔、罪名、刑罚,则在所不问。 累犯包括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就构成一般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任何时候再犯这三类犯罪的,就构成特殊累犯。 可见,前科与累犯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有前科的人可能是累犯,也可能不是累犯。因此,有前科但不构成累犯的人,依然可以适用缓刑。 以上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