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纠纷仲裁法律条文规定概述
释义
    合同纠纷期间,根据法律规定,双方应选择仲裁解决矛盾,只有在仲裁协议不明确或无协议的情况下才能提起诉讼。如果合同基础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明显不公平,当事人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解除合同,根据实际情况和公平原则进行裁决。
    法律分析
    合同纠纷期间仲裁的法律条文规定如下:
    1、合同纠纷发生后,双方应选择通过仲裁庭解决当前矛盾,只有在仲裁协议不明确或者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才能提起诉讼;
    2、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拓展延伸
    合同纠纷解决的法律程序与条文解读
    合同纠纷解决的法律程序与条文解读涉及到在合同纠纷发生时,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纠纷的具体步骤和相关法律条文的解释。这包括了仲裁的程序和规定,诉讼的程序和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条文的解读和适用。在合同纠纷解决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仲裁或诉讼来解决纠纷,并根据相关法律条文来进行论证和辩护。法律程序和条文解读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对于合同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为纠纷的解决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结语
    在合同纠纷解决中,仲裁的法律条文规定双方应先通过仲裁庭解决矛盾,仅在仲裁协议不明确或无协议时方可提起诉讼;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或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当合同基础条件发生不可预见且非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且继续履行对一方明显不公平,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重新协商,协商不成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解除合同。法院或仲裁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公平原则进行变更或解除。合同纠纷解决涉及法律程序和条文解读,对保护当事人权益、提供法律依据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三条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