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执行期间虚假诉讼罪的怎么处罚
释义
    搜集证据,报警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一、人民法院对于虚假诉讼行为怎么处理?
    《民事诉讼法》:
    第六条对有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传唤当事人到庭参加诉讼;
    (二)通知当事人提交原始证据;
    (三)要求证人出庭作证;
    (四)向利害关系人通报情况,并通知其参与诉讼;
    (五)依职权调查取证;
    (六)邀请有关部门、基层组织人员参与审查调解协议;
    (七)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七条对债务纠纷案件,法院应当严格审查债务产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用途、支付方式、基础合同以及债权人和债务人的经济状况。
    第八条对有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法院应当传唤当事人到庭。
    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予以拘传。
    第九条对有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法院通知当事人提交原始证据或者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原始证据,或者证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认定当事人主张的事实证据不足。
    第十条对有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当事人委托公民代理诉讼的,应当严格按照《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司法厅关于依法规范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公民代理的若干规定(试行)》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8: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