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漏税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漏税是指纳税人通过隐瞒、谎报、漏报、虚开等手段,故意或过失地少缴税款的行为。 交税需要的资料有: 1、公司的税务登记证明,需要提供公司的税务登记证明原件或复印件,用于确认公司的纳税人身份; 2、公司财务报表,需要提供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用于确认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税前利润; 3、发票和收据,需要提供公司的发票和收据,用于确认公司的销售额和应缴税额; 4、税务申报表,需要提供公司的税务申报表,包括增值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等,用于确认公司的纳税义务和缴税金额; 5、银行流水单,需要提供公司的银行流水单,用于确认公司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6、其他相关证明文件,如税务减免证明、税务优惠证明等。 综上所述,漏税是一种违法行为,对国家财政收入和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都会造成影响。企业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税款,避免漏税行为的发生。如果发现漏税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并主动向税务部门申报,以避免可能的处罚和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