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中的违约金应当是对于违约方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的预先约定的赔偿方式。合同双方应当协商一致,并按照实际损失情况来确定违约金的数额。如果违约金数额远高于实际损失,就存在惩罚性质。三倍违约金等惩罚性质的违约金条款,可能会被认定为不合法。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违约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方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但是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预估值。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违约金过高的约定,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减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二条规定:合同中的条款,不得违背法律法规或者公序良俗。 总结:违约金应当是对于违约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失的预估值,并且不应当存在惩罚性。如果违约金数额过高,可能会被认定为不合法。合同双方应当协商一致,遵守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