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侵占罪是否有单位犯罪 |
释义 | 侵占罪不涉及单位犯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没有规定单位可以犯侵占罪。与贪污罪相比,侵占罪的主体可以是各类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这是侵占罪和贪污罪的主要区别。 法律分析 没有。 1、侵占罪是没有单位犯罪的,因为侵占罪不能够构成单位犯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2、在我国的刑法中,并没有在侵占罪中规定单位犯罪,按照罪刑法定的原则,单位不能成为侵占罪的主体。 本罪和贪污罪区别,具体为主体要件不同,这是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最主要、最本质的区别。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拓展延伸 单位是否能犯职务侵占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务员、公司职员等特定身份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应归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而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等组织作为法律主体,通过其代表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行为实施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主要包括单位行贿、单位受贿、单位贪污、单位渎职等罪名。在职务侵占罪方面,一般情况下单位本身并不具备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资格,因为单位本身并没有具体的职务。然而,如果单位的代表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以单位的名义实施职务侵占行为,那么单位可以作为共同犯罪的主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此,虽然单位本身不能直接犯职务侵占罪,但单位可以在特定情况下承担共同犯罪的责任。 结语 侵占罪并不涉及单位犯罪,因为侵占罪不能构成单位犯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侵占罪并未规定单位犯罪,因为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单位不能成为侵占罪的主体。与贪污罪相比,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这是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的主要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