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认定为转移夫妻共同财产 |
释义 | 1、直接隐瞒。对于当事人一方名下的银行存款、不动产、公积金、股票基金债券等,在一方不知道的情况下,另一方采取隐瞒的方式,拒不申报也不告知己方的财产状况,致使对方无法分割到应有的夫妻共同财产。 2、私自转移,即未经配偶同意,私自转移各类资产。 一、离婚案对方转移名下存款怎么办 离婚案对方转移名下存款这种情况在不少离婚案件中都出现过,当然算违法行为。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这种行为是这样规定的: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因此在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所有的收入都属于共同财产,在婚姻关系终结时应该按照共同协商或法院判决来分配这些财产。 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离婚时转移存款(或有价证券、不动产等)案例,基本上都是这些手法。 1、将家庭共同存款直接转移到他人名下。 2、将房产等偷偷卖给亲朋好友,虚假买卖,不进行实际付款,离婚后再过户过来。 3、将有价证券(公司股权等等)卖掉,往往交易价格非常低,或者伪造入股的公司债务,是公司资产降低或为负数。 4、编造一些意外事故,赔付大笔金额给他人。 法律实践上,在离婚时一方已经转移了资产,是可以进行追讨的,但往往存在着取证的困难,如果是存款转移方掌控家庭财产,另一方什么都不知情,那么起诉追讨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此,夫妻双方都应该知道家庭财产,以及存款的账号、密码等等。万一法庭上要求举证,没有这些东西都不知道法庭会不会给你去调查相关银行流水,而且法庭是绝对不会去调查第三方银行流水的。 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了有转移财产的现象,离婚时是可以进行上诉追讨的,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方是违法的,经过追讨后,恶意转移财产方会被少分或不分。如果离婚后发现另一方转移了财产(包括存款在内),如有证据,也可以上诉追讨。 二、离婚前转移财产证据有哪些 1、对方有转移财产意图但尚未开始转移 在进行离婚诉讼前,可以通过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的形式防止其进行婚前财产转移。财产保全又分为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两种。 (1)、诉前保全是指当事人尚未起诉前就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这一般适用于情况紧急的情形,如还未起诉时就发现对方要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的15天内,申请人必须起诉,如果不起诉,法院将解除财产保护。 (2)、诉讼保全是指当事人一方已正式起诉后,发现对方有毁损、藏匿、转移、变卖财产等迹象时,申请法院采取的财产保护措施。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负有保管被保全财产的义务人必须妥善保管,不得隐藏、转移、毁损或变卖财产。 2、对方已经开始转移财产在离婚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已经开始转移财产,一定要小心谨慎,最重要的一步是收集对方转移财产的证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着手收集: (1)、搜集其存折线索,记下其开户行,无论其将款转入何方,都不会有太大影响,可以申请法院查询转账记录,法庭上让其说明存款去向和用途,审核其转款必要性; (2)、对于一方私自转移个人存款的情况,则建议另一方要知道对方的身份证号,并在平时注意搜集对方的存折线索,牢记开户行,以后可以通过查询方式查询对方的转账记录,这样无论对方将款转至何处以及何时转移,均可以查清; (3)、搜集其收入状况的线索,必要时律师出面调查,如果对方有很高的收入,但又不见存款,法庭上责令其说明收入开支,审查开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4)、对于低价出售夫妻共同财产和利用关联企业恶意负债的:可以主张其行为无效,因为其显失公平和侵犯了夫妻一方的利益或公司利益或其他股东利益。 (5)、对于制作虚假债务的:与债权人对质,询问细节问题,列出提问提纲,审查债务形成时间,必要时做笔迹鉴定,审查债务用途和必要性等等。 (6)、如果出现一方私自出售夫妻共同房产,或者私自赠与第三人的情况,另一方可以依法主张买卖合同无效(但第三人善意取得的除外),并可以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任何一方均不能擅自处分夫妻重大共同财产,私自处分严重侵害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三、离婚之前怎样转移财产 其实离婚转移财产根据财产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转移方式,并且方式也是多种,以下介绍常见的四种: 1、转移存款。这种转移比较简单,一般会设立新的账户,通过长期将存款转移到新办理的账户里,如果另一方未察觉,且不知道新的账户存在,很难查到对方账户中的财产。有些更彻底一些,直接拿出现金来操作。 2、用私下赠予财产转移,这种需要人配合,但对于转移的人来说风险也是很高的。 3、转移房产。一般是私自隐匿拥有的房产信息、私自将房产过户到他人名下,套取现金。这种方法表面上看并不是很高明,因为在整个交易过程及所有交易信息都会在房地产交易中心,一查就知道,而且历时比较长,但它有个很好的长处就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套取大量现金,并寻找消耗的理由进行掩饰。 4、转移公司资产或股权。有转移公司流动资金、制造虚假“借款”等,具体说来就是将自己所占股权化小或化零,造成没有股权或甚至欠外债的表象,相对于其他的,公司类转移,可以说是技术性比较高,而且操作空间比较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