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建档立卡异地就医报销是一次性在医院报销还是在老家和医院都可以报销比例各多少?
释义
    异地医保报销比例:根据参保居民的连续缴费时间,住院报销比例逐渐提高,最高可达到70%至90%。对于超过基本医保支付限额的部分,大病保险资金提供二次报销,比例为55%。参保居民年度累计负担超过2.5万元的部分,大病保险资金再次报销,最高支付限额为25万元。每年最高可报销37万元。
    法律分析
    异地医保报销比例:
    1、门诊报销的比例:普通门诊不设起付线全体参保居民均享受普通门诊待遇。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普通门诊不设起付线;进入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按60%的比例报销,统筹基金年度个人最高支付限额为400元。
    2、住院报销比例:连续参保时间越长报销比例越大参保居民连续缴费每满5年,医保基金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累计不超过10个百分点。如果从2007年连续10年参保,那么在三级、二级、一级医院的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80%、90%。
    3、二次报销比例:二次报销后还可能有再次报销在参保居民单次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中,属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的部分;在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后,其个人负担超过8000元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险资金对超过部分按55%的比例给予二次报销。参保居民个人年度多次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及二次报销支付后,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住院医疗费(含合规、合理的自费部分)超过2.5万元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险资金对超过部分按55%的比例给予再次报销,大病保险资金年度个人最高支付限额为25万元。
    4、报销额度:每年最高可报销37万元参加我市城镇居民医保的居民,其基本医保的年度支付限额为12万元,大病保险的支付限额为25万元。因此,一诺财务发现参保者每年最高可报销37万元。
    拓展延伸
    建档立卡异地就医报销政策解读及适用范围
    建档立卡异地就医报销政策是指在异地就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可以享受医疗费用的报销。根据政策规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可以选择在就医地的医院进行一次性报销,也可以在老家和就医地的医院分别进行报销。报销比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就医地的报销比例会更高一些。该政策的适用范围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其家庭成员,但具体的报销标准和流程可能会因地区而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及时了解当地的政策规定,咨询医院或相关部门,以确保能够顺利享受报销待遇。
    结语
    异地医保报销比例是保障参保居民的重要政策,对于不同的医疗费用有不同的报销比例。普通门诊不设起付线,住院报销比例随连续参保时间增加而提高。二次报销和再次报销也提供了额外的报销机制。参保者每年最高可报销37万元,这为居民提供了较大的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也可以享受医疗费用的报销,报销比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及时了解当地政策规定,以确保能够顺利享受报销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第三十二条 精神障碍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有异议,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
    依照前款规定要求再次诊断的,应当自收到诊断结论之日起三日内向原医疗机构或者其他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机构提出。承担再次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再次诊断要求后指派二名初次诊断医师以外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再次诊断,并及时出具再次诊断结论。承担再次诊断的执业医师应当到收治患者的医疗机构面见、询问患者,该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对再次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主委托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精神障碍医学鉴定;医疗机构应当公示经公告的鉴定机构名单和联系方式。接受委托的鉴定机构应当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二名以上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并及时出具鉴定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受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应当将医师考核结果报准予注册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18: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