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本文介绍了民事诉讼的两审终审制度和程序,指出第二审判决和裁定是最终的判决和裁定,当事人必须依法提出上诉才能推翻第一审判决。同时,民事诉讼还具有强制性、公权性、程序性、特定性、自由性和规范性与正当性等特性。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度。第二审判决和裁定是最终的判决和裁定。对于第一审判决,如果在上诉期满后没有提出上诉,那么判决和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如果依法提起上诉,那么第二审判决和裁定就是最终的判决和裁定。 一、民事诉讼案的程序为: 1、起诉; 2、法院立案审查; 3、法院受理; 4、排期开庭; 5、开庭审理; 6、作出判决。 二、民事诉讼具有以下特性: 1、强制性。 2、公权性。 3、程序性。 4、特定性。 5、自由性。 6、规范性与正当性。 结语 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审查、受理、排期开庭、开庭审理和作出判决。当事人提起上诉后,第二审判决和裁定就是最终的判决和裁定。民事诉讼具有强制性、公权性、程序性、特定性、自由性和规范性与正当性等特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