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仲裁裁决书已下达,今天去领取,否则将产生何种后果? |
释义 |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应由仲裁委员会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可要求仲裁庭履行送达义务,否则可投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至第51条规定,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争议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提起诉讼。对其他劳动争议裁决不服的,也可在15日内提起诉讼,裁决书期满后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按规定期限履行调解书、裁决书,否则可申请执行。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将裁决书送达当事人,而不是让当事人自己去领取!对方不主动领取的,仲裁庭应当立即履行送达任务。作为当事人,本方可以提醒仲裁庭,认真履行其法定的义务,否则可以投诉!法条链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 1、第47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2、第48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讼。 3、第50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讼;期满不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4、第51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应当依法执行。 拓展延伸 领取仲裁裁决书的时限和后果是什么? 领取仲裁裁决书的时限通常由具体的仲裁规则或法律规定,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仲裁裁决书下达,当事人应尽快前往仲裁机构或指定的地点领取。如果未在规定的时限内领取,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后果。其中可能包括但不限于:1)失去执行裁决的权利,需要重新申请执行;2)可能被视为放弃对裁决结果的异议权利;3)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或其他法律后果。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法律风险,当事人应尽快按时领取仲裁裁决书。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将裁决书送达当事人,而不是让当事人自己去领取!对方不主动领取的,仲裁庭应当立即履行送达任务。作为当事人,本方可以提醒仲裁庭,认真履行其法定的义务,否则可以投诉!领取仲裁裁决书的时限通常由具体的仲裁规则或法律规定,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法律风险,当事人应尽快按时领取仲裁裁决书,以确保自身权益的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九条 本法施行前在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其他设区的市设立的仲裁机构,应当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重新组建;未重新组建的,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届满一年时终止。 本法施行前设立的不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仲裁机构,自本法施行之日起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六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交纳仲裁费用。 收取仲裁费用的办法,应当报物价管理部门核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