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起诉企业需要法人身份证吗
释义
    法律分析:起诉企业不需要法人的身份证号,不是起诉自然人,企业法人可能会变更,所以不需要法人的身份信息,有被告的工商信息就可以。
    1、起诉:起诉是向法院的立案庭递交起诉状、基本证据材料,要求法院受理案件。法院会对的材料予以审查,如果认为提交的材料符合法定的立案条件,那么会接受材料,回执一份《受理案件通知书》,当事人拿这个通知书,去缴纳诉讼费,缴费后,案件就是正式受理了。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2、举证:就是在一定期限内,将证据材料提交给法院。法院再受理案件后会发《举证通知书》,通知书上指定举证期限。所有的证据材料必须要在这个期限内提交给法院。超过这个期限,法院将不会在接受。证据都提交了,则可以开庭。
    3、开庭:法院会发《开庭传票》,传票上会写明是哪一天、什么时间开庭、在哪个法庭。
    开庭的时候具体程序:在宣读开庭纪律、告知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后,当事人开始参与的程序是:
    (1)原告先陈述事实和理由。
    (2)被告就原告的陈述发表答辩意见。
    (3)原告举证、被告质证。
    (4)被告举证、原告质证。
    (5)原告向被告发问。
    (6)被告向原告发问。
    (7)原告发表辩论意见。
    (8)被告发表辩论意见。
    (9)原告最后陈述。
    (10)被告最后陈述。
    (11)法庭调解。 基本上开完庭,接下来是等法院的判决书。
    4、判决:法院的判决基本上是三种形式:
    (1)支持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2)支持原告的部分诉讼请求。
    (3)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拿到判决书后,民诉十五天、刑诉十天时间决定是不是上诉到上级法院。
    5、执行:如果法院判决胜诉了,对方又不愿主动履行判决书上所确定的义务。那么就可以拿着判决书,向法院递交强制执行申请书,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如果对方主动履行了判决书上义务,那么案件就此结束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9: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