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对因工负伤、生病的职工进行赔偿。在工伤纠纷中,通常采用工伤责任调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调解的结果包括了赔偿标准。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丧葬费等,具体标准可以参考企业所在地的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法律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因工负伤、生病的,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丧葬费等。” 3.《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第十六条:“根据工伤职工工作能力恢复情况确定伤残程度,并按规定的伤残津贴标准给予伤残津贴;根据工伤职工实际支出情况,给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总的来说,工伤责任调解的赔偿标准是以《工伤保险条例》和其实施办法为依据,包括了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丧葬费等内容。企业在处理工伤纠纷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