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诉讼法自诉的条件有哪些? |
释义 | 1、自诉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自诉状;提交自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作出笔录,向自诉人宣读,自诉人认为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自诉人提交外文自诉状的应当附中文译本。 2、自诉人提起自诉必须在法定的犯罪追诉期限内提起。 3、自诉状或告诉笔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诉状的名称为《刑事自诉状》。附带民事诉讼的为《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状》。 (2)自诉人、被告人、代为告诉的近亲属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 (3)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 (4)具体的诉讼请求。 (5)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及具状时间。 (6)物证和书证名称、件数等。 4、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应当是本案的被害人。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以及因年老、患病、聋、哑等不能亲自告诉的,其近亲属可以代为告诉。 5、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要认真进行审查,对符合本规定的,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之日起十五日内立案,并书面通知自诉人。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在十五日内书面通知自诉人并说明不予受理的原因。自诉人坚持告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6、自诉人不得诽谤诬陷被告人。人民法院审查立案时,应当向自诉人说明诽谤诬陷应负的法律责任。 7、自诉人明知侵害人是二人以上,但只对部分侵害人提出告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视为对其他侵害人放弃告诉权利。判决宣告后自诉人又对其他侵害人提出告诉的,人民法院不再受理。 8、刑事诉讼法自诉案件经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犯罪已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 (2)被告人死亡的 (3)被告人下落不明的 (4)不属自诉案件范围的 (5)自诉人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又告诉的,但因证据不足而撤诉的除外 (6)经人民法院调解结案后,自诉人反悔,就同一事实再行告诉的 (7)民事案件结案后,自诉人就同一事实再行提出刑事自诉的。 近亲属代为告诉的,应提供与被害人关系的证明,同时提供被害人系未成年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和聋、哑、患病等证明。 自诉是相对于公诉来说的。明确刑事诉讼法自诉的条件是受害人进行维权的关键。我国法律之所以将自诉的条件如此严格规定是为了防止一些人借用自诉之名扰乱法院办案节奏,给法院增添不必要的麻烦。我国法律条文明确说明只要符合自诉条件的案件法院就必须受理,这种强制性规定的很好地保护受害人的诉讼权利。 一、拒不执行罪如何起诉 可以由受害人或者司法机关起诉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了部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自诉程序进行追诉,明确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可采取公诉与自诉并行的方式。 1、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提起自诉的,应当提交刑事自诉状。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状。 2、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2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带为告诉的人。对于已经立案的,经审查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起诉。但当自诉人又提出新的足以证明被告有罪的证据而再次起诉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法院受刑事自诉案件后,准备开庭事宜。如向被告人送达自诉状或口诉笔录副本,确定开庭日期,传唤当事人,通知证人出庭,公开审判的应先期公布有关事项等。 4、自诉案件可以调解。法院审理自诉案件,可以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刑事调解书,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没有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应当及时作出判决。 5、在宣判前,自诉人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双方当事人和解后,自诉人可以申请撤回自诉。对申请撤回自诉的,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准许,记入笔录并通知双方当事人结束诉讼。 6、庭审结束,法院依法判决,双方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上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