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关于征用土地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了征收土地时的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附着物补偿费。不同类型的土地有不同的补偿标准,如耕地按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8-10倍计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根据征用土地类型和农业人口进行计算,最高不超过被征用土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未利用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非农业建设用地不需要支付安置补助费。 法律分析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具体的征地补偿标准是: 1.土地补偿费 土地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地在征收时,补偿费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1)耕地,土地补偿费按照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8-10倍来进行补偿计算。 (2)养殖鱼塘,土地补偿费按照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8倍来进行计算。 (3)果园或者其他经济林地,土地补偿费按照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8-12倍来进行计算; (4)其他农用地,土地补偿费按照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来进行计算; (5)未利用地,土地补偿费按照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5倍来进行计算; (6)非农业建设用地,土地补偿费按照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来进行计算。 2.安置补助费 (1)耕地 在征用耕地的时候,安置补助费具体要按照征收耕地的面积来计算,征地前被征收单位的农业人口除以耕地面积,如果人均耕地在1亩以上的按照该耕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5倍来进行计算;如果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按照该耕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来进行计算;以此类推,但最高不得超过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 (2)农用地 在征用农用地的时候,安置补助费是按照该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的70%来进行计算; (3)未利用地 在征用未利用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时候,是不需要支付安置补助费的,因为没有造成经济损失。 结语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征收土地时应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具体的征地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不同类型的土地有不同的补偿费用计算方式。同时,在征用耕地时还需考虑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关系,以确定安置补助费的具体数额。对于未利用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非农业建设用地,不需要支付安置补助费。这些规定旨在保障被征收者的权益,确保合理的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七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依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管理全国房地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土地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及其职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擅自批准出让或者擅自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由上级机关或者所在单位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划拨 第二十四条 下列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属必需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