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单位强制捐款违法吗 |
释义 | 强制捐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相关规定。 我国《慈善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同时,还明确了法律责任,向单位或者个人摊派或者变相摊派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对违法募集的财产,责令退还捐赠人。显然,法律不但不允许强制捐款,还规定了对强制捐款的处理措施。 关于开展慈善募捐的要求: 开展慈善募捐,应当尊重和维护募捐对象的合法权益,保障募捐对象的知情权,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违法募捐的情形包括: 1. 没有公开募捐资格组织或个人; 2. 虚构事实等方式,诈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 3. 向单位摊派或者变相摊派的; 4. 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或者居民生活。 其法律责任是,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对违法募集的财产,责令退还捐赠人;难以退还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转给其他慈善组织用于慈善目的;对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单位强制捐款侵犯了员工对其所有财产的处分权,强制或变相不仅违反民法的财产处分公平自愿的原则,也侵犯了个人财产权利。单位强制要求捐款不合法,可以去当地民政部门投诉。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第三十一条 开展募捐活动,应当尊重和维护募捐对象的合法权益,保障募捐对象的知情权,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第三十二条 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