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局仲裁结束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拿到工资? |
释义 | 劳动仲裁作出裁决后一般十五天内拿到工资,具体看对方的经济状况。劳动仲裁的裁决期限是六十天,上诉期限是十五天,如果裁决下达后十五天内双方都没有起诉的,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那就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至于什么时候能执行回来,那就要看对方的经济状况以及人民法院的执行能力。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那么如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呢?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如下:1、起草强制执行申请书;2、准备好生效的裁定,开具生效证明;3、向法院提交申诉书和相关的材料;4、法院受理,分配执行法官;5、采取强制执行措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申请强制执行是有时效限制的,必须在裁决生效之后的两年之内申请,超过时间就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仲裁程序多久可以拿到工资 劳动仲裁是处理劳动纠纷的前置程序,只有经过劳动仲裁处理后,才能到法院起诉。劳动仲裁的裁决期限是60天,上诉期限是15天,如果裁决下达后15天内,双方都没有起诉的,那就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执行回来劳动者的工资,那就要看对方的经济情况,以及人民法院的执行情况。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劳动者可以留意对方的经济状况,及时向法院报告。若对方有经济能力却一直不执行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拉入征信黑名单等。如果仲裁裁决送达后,有一方向法院起诉的,案件可能进入一审、二审程序,劳动者要等到判决生效后才能拿到自己的工资。 劳动仲裁多久能拿到钱 1、劳动仲裁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案,案情复杂的,经劳动仲裁委主任批准,可延长十五日,也就是说,劳动仲裁案件,最多六十日结案;2、在劳动仲裁裁决书中,都会写明“被申请人应当支付的款项于本裁决书生效之日起10日内一次性支付”,实践中,生效之日是指送达被申请人之日起,终局裁决三十日内用人单位未申请撤销仲裁裁决;非终局裁决十五日内双方没有到法院起诉,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3、如果用人单位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拒不执行生效后的劳动仲裁裁决书,那么多久才能支付,就不能确定了; 去劳动局投诉几天能拿到工资 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2、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3、只有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案件调查清楚后,才能责令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工资; 申请劳动仲裁要多长时间拿到工资 按照法律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的,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结束。若是用人单位不负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劳动者拿到工资的时间可能更晚。 没有签劳动合同能拿到工资吗 1、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自动离职能拿到工资;2、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本身就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3、未签劳动合同损坏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该内容由 陈文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