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散布谣言不是是行政违法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扰乱公共秩序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后果: 1、影响社会稳定:扰乱公共秩序会使公共环境变得混乱,引起社会不安和恐慌情绪,从而危害社会的稳定; 2、妨碍公共服务:扰乱公共秩序可能会导致交通堵塞、公共场所关闭、公共服务中断等情况,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和工作; 3、损害他人利益:扰乱公共秩序可能会导致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遭受损失等不良后果; 4、触犯法律: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很多,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一旦被查处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 综上所述,扰乱公共秩序是一种不良行为,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和影响。我们应该积极地维护公共秩序,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