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对公司起诉如何影响法人? |
释义 | 企业作为法人参与诉讼,必须由法定代表人参与或委托代理人。公司被诉,法定代表人应参与诉讼。公司承担责任,只能执行公司财产,但为保护债权人权益,可限制法定代表人消费。公司在清算期间不能注销,必须经法院确认后方可注销。民事判决、调解书等法律文书必须履行,拒绝履行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有权查询、扣押、冻结被执行人财产,但不得超出履行义务范围。企业法人违法行为可受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企业作为法人参与诉讼,与自然人不同,必须由法定代表人参与诉讼,或由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参与诉讼。所以公司被诉,法定代表人应当要参与诉讼。公司是独立的法律主体,公司被诉要承担责任,原则上只能执行公司的财产。但为了保证债权人的权利,督促公司履行被执行义务。当公司因无可供执行财产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法定代表人也影响,法定代表人会被采取限制消费举措。 公司在清算期间被起诉的,在案件结束前,不能注销公司,公司清算结束,并且报有人民法院确认后,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160;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置财产的; 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结语 企业作为法人参与诉讼,必须由法定代表人参与或委托代理人参与。公司被诉需承担责任,但原则上只能执行公司财产。为保护债权人权益,督促公司履行义务,若公司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法定代表人也会受到限制消费等措施影响。在清算期间被起诉的公司,需等案件结束后方可注销。民事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拒不履行者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有权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财产,但不得超出履行义务范围。企业法人若涉及非法经营、虚假行为、财产处置等违法情形,除法人承担责任外,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