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举证劳动仲裁 |
释义 | 法律分析:1、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诉讼中,根据其主张承担以下举证责任: (1)主张成立劳动关系的,应当提交相应的劳动合同或领取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和工作管理提供的证据资料。 (2)当事人主张解除劳动合同或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的,应当就此作证。 2、当事人在劳动争议仲裁阶段向仲裁庭提交的证据资料仍应在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内向人民法院提交,复印来自仲裁案卷的资料应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证据核对印鉴。 3、当事人提交证据资料时,应根据对方当事人数提交复印件(包括证据清单)。 4、当事人在举证期内提交证据材料确实困难时,应在举证期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批准可适当延长举证期。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内提交的证据材料仍有困难时,可再次提交延期申请,是否允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5、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搜集证据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在举证期满前提交。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搜集证据时,应按照正常程序审理的案件,在举证期满前7天提交。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搜集证据,应当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必须明确记载被调查人的姓名和公司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调查收集的证据的内容。人民法院需要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及其证明的事实。 6、见证人应出庭作证。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在举证期满前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在举证期满前十日提交。 7、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应在举证期满前提交。 8、当事人未按照本指导要求完成举证责任的,应依法承担举证责任。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