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律师和法官任职回避要求是什么?
释义
    律师和法官的回避要求及程序:律师和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需回避与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时,需说明理由,并在案件审理初期提出。法院应在三天内作出决定,可口头或书面通知当事人。回避有两种形式: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自行回避是负有法定职务的人员自动不执行职务或参与诉讼;申请回避是当事人要求司法机关决定不使其执行职务或参与诉讼。
    法律分析
    一、律师和法官任职回避要求是什么
    律师和法官与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与当事人之间有直接的亲属关系,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和一些其他方面的利害关系的人员必须要进行回避。
    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
    (5)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二、行政诉讼如何申请回避
    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对当事人提出的明显不属于法定回避事由的申请,法庭可以依法当庭驳回。
    申请人对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三、回避的种类有什么
    (1)自行回避,即法律规定不得参与诉讼的情形下,负有法定职务的人员不需经裁定或者决定,而自动提出不执行职务或者不参与诉讼。
    (2)申请回避,即依法应当自行回避的人员没有回避或者有其他理由认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案件的当事人及代理人要求司法机关作出决定或裁定不使其执行职务或者参与诉讼。
    律师和法官审理案件时,与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需要申请回避,案件的当事人申请回避时,需要说明回避的理由,相关的法律依据,要在案件刚开始审理时提出,法院收到申请以后,需要在三天内做出裁决,可以口头通知当事人,也可以下达书面的文件,告知当事人法院的决定。
    结语
    律师和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需要遵守回避规定,确保公正。当事人可提出回避申请,需说明理由,并在案件审理开始时提出。法院应在三日内作出决定,口头或书面通知当事人。回避有自行和申请两种方式,保障利益关系的公正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四十一条 曾经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四十条 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私自接受委托、收取费用,接受委托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二)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
    (三)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与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恶意串通,侵害委托人的权益;
    (四)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
    (五)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行贿,介绍贿赂或者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方式影响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依法办理案件;
    (六)故意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
    (七)煽动、教唆当事人采取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决争议;
    (八)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扰诉讼、仲裁活动的正常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二章 律师执业许可 第十一条 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
    律师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任职期间不得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