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骗贷是否构成犯罪? |
释义 | 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诈骗贷款的犯罪分子串通并为之提供帮助的,应以贷款诈骗罪的共犯论处。在共同犯罪中,根据行为性质的不同,应分别定性处理。 法律分析 贷款诈骗罪没有法人主体。 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诈骗贷款的犯罪分子串通并为之提供诈骗贷款帮助的,应以贷款诈骗罪的共犯论处。 所谓串通,在本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诈骗贷款的犯罪分子在实施诈骗前或在诈骗的过程中,相互暗中勾结,共同商量或进行策划,与诈骗犯罪分子予以配合,充当内应而为之提供帮助的行为。对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其他犯罪分子相互勾结骗取银行等金融机构钱财的行为,应当注意分清两种人员在共同犯罪中采用行为的性质,如果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为主,而采用的行为主要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社会上的其他人员仅是提供帮助的,这时就应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所犯的罪行来定性处理,如是贪污,就应依贪污罪处罚,社会上的其他人员则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如是侵占就应以职务侵占罪治罪,其他人员则以职务侵占罪的共犯处之。如采用的行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为主,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仅是为之提供帮助的,这时就以本罪定性处罚。而不能不分情况,都以本罪或他罪论处。 拓展延伸 公司骗贷行为的法律责任及惩罚措施 公司骗贷行为是指企业以欺骗手段获取贷款或信用担保,违反了商业道德和法律规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公司骗贷行为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公司骗贷行为可能涉及欺诈、虚假陈述、伪造文件等犯罪行为,将面临刑事追究和民事责任。刑事方面,涉及公司骗贷的人员可能被判处罚金、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民事方面,受害方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追回损失并获得赔偿。此外,相关监管机构也会对涉及公司骗贷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如吊销营业执照、罚款等。综上所述,公司骗贷行为将面临严厉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以维护商业诚信和社会公平。 结语 贷款诈骗罪的主体为自然人,而非法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诈骗贷款的犯罪分子串通并为之提供帮助的,应以贷款诈骗罪的共犯论处。对于公司骗贷行为,根据不同法律规定,可能涉及刑事追究和民事责任,涉及人员可能面临罚金、有期徒刑等处罚,并可能受到行政处罚。这些措施旨在维护商业诚信和社会公平。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