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如何解决房屋产权争议确权问题 |
释义 | 民法典确权争议房屋产权解决方式及房屋产权取得方式。根据民法典规定,房屋产权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房屋产权取得方式包括购买、建设和受赠。购买需注意房屋合法性和手续齐全,签订详细购房合同并及时办理登记手续。建设需注意合法性、手续和房屋质量。受赠需签订赠予合同并办理过户手续,但逃避义务的赠予行为无效。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房屋产权发生争议如何确权 民法典规定,房屋产权以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争议,确定房屋的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三条【物权纠纷解决方式】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二百三十四条【物权确认请求权】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二、房屋产权取得方式有哪些 1、购买取得 购买是人们取得产权的一种主要形式。在购买房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应考察所购房屋是合法,有关手续是否齐全,卖房人是否有合法身份;第二应与卖房人签订购房合同,在合同中应详细地写明房屋的地理位置、购买方式、价款、付款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等条款;第三,应及时到房管部门办理登记、过户手续。 2、建设取得 这是房屋产权的一种原始取得,是指建设者投入一定的资金建造房屋,则该建设者对其所建房屋享有产权。通过建设而取得产权的,在产权取得前或前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第一应注意建设用地的合法性,即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第二应注意有关手续的合法性,即是否有立项、规划、开工等手续;第三应注意房屋质量是否合格,即是否有质量检验合格单。如果上述应注意的方面有问题,则建设者不一定能取得产权。 3、受赠取得 这种产权的取得方式是指原产权人通过赠予行为,将房屋赠送给受赠人。在办理房屋赠予手续时,赠予人与受赠人应签订书面赠予合同,并到房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但如果赠予人为了逃避其应履行的法定义务而将自己的房屋赠予他人时,如果利害关系人主张权利的,则该赠予行为无效。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房屋产权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争议,确权房屋的所有权。房屋产权的取得方式包括购买取得、建设取得和受赠取得等。在购买房屋时,应注意合法性、手续齐全性和登记过户手续。建设者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合法性、手续合规性和房屋质量。受赠取得方式需要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过户手续,但若赠予行为违法,则无效。以上是对房屋产权发生争议和取得方式的简要介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 处分依照本节规定享有的不动产物权,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二节 动产交付 第二百二十八条 动产物权转让时,当事人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