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监护权?与抚养权的区别是什么? |
释义 | 监护权与抚养权是法律中的两个概念,监护权注重强制性和服从性,抚养权则是一种权利和义务,基于血亲关系。然而,我国法律对抚养权的定义和相关规定存在缺憾,只有基本原则而无明确细节。 法律分析 监护权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一切合法权利,保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有婚生的抚养与非婚生的抚养之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出现与发生,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监护权与抚养权的区别: 监护权从法理上区分,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抚养权问题,一般多作为义务对待。 第一、监护权从法理上区分,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 但是,监护制度更强调的是国家对个人的强制性和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利益的服从性。从这个意义来讲,监护具有公法上的义务属性似乎更为妥当。 第二、抚养权问题,一般多作为义务对待,但是它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产生。 民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都是对等的,但抚养权是例外之一,生父母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其亲生子女不能以此为理由不承担赡养义务,抚养权的权利和义务是基于血亲而产生的。 第三、我国立法上关于抚养权的缺憾 对抚养权没有明确的定义,至于哪些主体有资格抚养,抚养权人之间的优先顺序,抚养权人的范围,抚养条件等我国的法律都没有明确规定,只有《民法典》规定了“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这样一个总的基本原则。 拓展延伸 监护权和抚养权:权益保护与法律责任 监护权和抚养权是家庭法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监护权指的是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的照料和决策权。抚养权是指为了子女的福利和成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供物质、情感和教育上的支持和照顾。这两个权利有一些区别。监护权包括决策权,例如医疗、教育和宗教事务等,而抚养权则更侧重于日常照料和经济支持。监护权和抚养权的确立和行使都需要考虑子女的最佳利益。法律对于监护权和抚养权的保护非常重要,以确保子女得到适当的照料和关爱。同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履行他们对子女的义务。这包括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保护子女的权益和利益,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教育。通过法律的保护和监管,监护权和抚养权的行使可以更好地维护子女的权益,促进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结语 监护权和抚养权是保护未成年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监护权强调国家对个人的强制性和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利益的服从性,而抚养权则是一种基于血亲关系的权利。我国法律对抚养权的规定还存在一些缺憾,没有明确定义抚养权的主体、优先顺序和条件等。监护权和抚养权的确立和行使都应考虑子女的最佳利益,法律的保护和监管对于维护子女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