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过失犯罪不存在既遂吗?
释义
    过失犯罪存在既遂,犯罪嫌疑人的过失行为造成犯罪结果的发生即构成犯罪既遂。过失犯罪应预见危害社会结果,未遂犯可以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特征包括发生法定危害结果和主观过失态度。构成要件包括对危害结果持否定态度、危害结果发生、有明确规定处罚。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在于主观态度、定罪时结果作用和处罚力度。对于过失犯罪,司法机关会根据情况酌情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一、过失犯罪不存在既遂吗?
    过失犯罪也会存在既遂的,只要犯罪嫌疑人的过失行为造成犯罪结果的发生,就会构成犯罪既遂。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基本特征
    1、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2、主观上存在过失。至于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根据案件的具体体现,认真查明和分析行为人的年龄、教育程度、专门知识、工作经验、技术水平、担任的职务、所负的责任等,综合全面考虑,进行正确判断。
    三、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由于过失犯罪是结果犯,只有特定结果发生了,才成立犯罪)。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
    四、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五、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一些过失而并非故意的主观的原因造成了犯罪行为后,也是属于过失犯罪的,因为过失犯罪不是出于当事人故意的原因同时没有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影响,所以在进行处罚时司法机关会酌情减轻对其的处罚力度,在过失犯罪后果严重也是不会从轻处罚。
    结语
    过失犯罪存在既遂的情况。只要犯罪嫌疑人的过失行为导致犯罪结果发生,就构成犯罪既遂。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的结果。对于过失犯罪,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外原因未能成功。对于未遂犯,可以酌情从轻处罚。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在于主观态度和结果的严重程度。在判断过失犯罪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年龄、教育程度、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等因素。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预见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过失犯罪行为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属于错误行为。过失犯罪的法定刑一般较低。在处罚时,司法机关会根据情况酌情减轻处罚力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21: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