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免责条款的效力 |
释义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的工伤概不负责条款其实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在用工合同中不管当事人是否自愿约定“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都违反宪法和法律,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属无效民事行为,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一、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注意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要清楚 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判断是否是合法企业,它的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要知道,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取,同时,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写在合同中。 二、工作内容、地点要具体明确 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写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在司法实务中,存在很多因工作地点约定不清、工作内容约定不清所引起的纠纷。比如合同中只载明“操作工”,这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用人单位后来把劳动者调到另外一个更加繁琐的“操作工”职位,劳动者不愿意,引发劳动纠纷。又或者工作地点只载明北京,后用人单位把劳动者调到北京郊外工作,劳动者不愿意,引发劳动纠纷。 三、劳动报酬要约定清楚 这里包括基本工资数额、绩效工资数额、计算方式、发放时间、支付方式等,都要在合同一一写清楚。不要轻信老板的诺言,毕竟口说无凭。另外需要补充一点,有的单位采取扣发员工一个月工资的方式拴住劳动者,这种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被扣发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问题。 四、双面合同不能签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应付劳动保障部门检查,准备了两份合同,一份合法规范,应付检查;另一份不规范不合法,实际执行。 由于存在一份签过字的“真合同”,所以在后期维权过程中,劳动者无法提供自身利益被损害的有效证据,索赔艰难。 五、违反劳动法,侵害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内容不要签 如果劳动合同中要求劳动者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中,包括要求劳动者加班加点,有的甚至连吃饭、上厕所都有严格时间规定,一切行动听从用人单位安排,这种剥夺劳动者人身自由的合同不能签。 有一些更过分的,比如女职工不得结婚生育、因工负伤的“工伤自理”,要求劳动者签订生死契约等,这些条款在法律上无效,劳动者可以拒签。 六、劳动者应要求用人单位对购买社保的事项作出约定;对于劳动合同中的一些免责条款,要多留意;不要签空白合同;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 二、免责声明有没有法律效力 免责声明一般具有法律效力。但免责条款不合理增加一方责任或者减轻另一方义务的,免责条款无效,合同约定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1、对方造成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 三、繁体字签字有法律效力吗 签名用繁体字有法律效力。 签名使用繁体字,只要是本人的真实签名,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目前国家现行法律并没有对签署协议、合同或文件等的本人签字字体作出过限制。 签名是一个人在社会、法律、条文契约等一切关系中,代表个人资信及个人审美情趣的视觉标志,又叫签字、署名。 达到下列要求的签字,即具备法律效力: 1、签名只要能表明本人的身份就行,不管是简体还是繁体,都是身份的一种表征,因此,用简体或者繁体,不影响签订合同主体的认定; 2、签字意味着承认合同中条款的约定,表示自愿接受和遵守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3、签字要求是本人自愿,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被欺诈和胁迫,不存在重大误解和显示公平。 在书面文件上签名是确认文件的一种手段,其作用有两点,第一点是因为本人的签名难以否认,从而确认了文件已签署这一事实。第二点是因为签名不易仿冒,从而确定了文件是真的这一事实。 另外签字后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存在欺诈行为、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等。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