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辞职是否会影响下月工资的合法性? |
释义 | 辞职后下个月发工资是合法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一次性支付工资。被公司辞退后不及时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先协商、调解,若不成功可向劳动部门投诉,最后可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法院解决劳动争议。 法律分析 一、辞职在下个月发工资合法吗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劳动者辞职后就解除劳动合同,工资应该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而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一定是指解除合同当天,而是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所以下个月发也是合法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二、被公司辞退不及时发工资怎么维权 在实际中公司辞退劳动者时可能不会立即结算工资,而是双方协商到公司统一发薪的日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及时发薪也是合理的。但是过了这个时间还是不肯支付工资的,那么劳动者需要注意及时采取下面的手段维权: 1、先试试找公司协商 在跟公司发生工资纠纷之后,如果不想把关系闹僵,或是浪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的,那么建议最好还是和平地找对方协商。 2、可以找个人来调解 如果公司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还是不履行的,那么,还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去劳动部门投诉反映 公司单方面辞退员工并且不支付工资的,属于违反劳动法律的规定,因此在经过上述途径处理之后还不肯遵守法律规定的,现在你最好是及时去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公司的违法行为。 4、直接去申请劳动仲裁 要是按照上面的解决途径,对方还是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还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都不能解决就去起诉 如果按照上述几个途径都不能解决问题的话,也不需要着急,现在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解决劳动争议,并赔偿损失。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辞职后,工资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一定是指解除合同当天,而是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因此,下个月发放工资是合法的。对于被公司辞退后不及时发放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先尝试与公司协商解决,寻求调解组织的帮助,申请劳动仲裁,甚至提起民事诉讼。维权的具体途径应根据情况选择,以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一条 【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