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诉讼 |
释义 | 确定交通事故诉讼主体要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以及谁行为,谁负责的原则确定。针对道路损害赔偿案件的具体特点,确定诉讼主体通常认为应从运行支配以及运行利益的归属等方面进行确定。 一、交通事故过了三年能否起诉 交通事故三年后是否可以起诉,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伤害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权利人只是知道了权利被侵害,但权利人损失的具体数额; 因为受害人一直在治疗当中,损失也在持续不断地发生和增加,要根据权利被侵害后的治疗、休息、护理以及是否构成残疾等情况才能确定损失的具体数额。 确定损失数额后,可以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是三年。 二、案子没定性什么意思 案子没定性可能是由于涉及多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对于案件最终确定的性质。通常是指司法机关针对一起已经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借助目前所掌握的证据,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整起案件的性质进行确定。来判断是一起行政案件还是一起刑事案件,是此罪还是彼罪等。法规中将行为主体应遵守的法定义务和违反该法定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放在同一条文中。 三、借车出事故要注意哪些情况 根据机动车辆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归属原则,在机动车辆所有人将机动车辆合法转移给他人占有时,车辆的借用人已成为机动车辆运行支配者与运行利益的归属者。因此,如发生交通事故,应由借用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机动车辆所有人出借时明知机动车辆有缺陷而仍然出借,或明知借用人不具备使用、驾驶车辆的资格或技能而仍然出借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应当由出借人、借用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