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用人单位承担后寻求赔偿
释义
    工伤职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有权追偿,不论是否受工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劳动者原因导致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要求其赔偿,从工资中扣除,但不超过20%。若剩余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支付。
    法律分析
    工伤职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但并不能因此免除自己的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享有追偿权。用人单位追偿职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不以是否受到工伤伤害而区别对待。相关法律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拓展延伸
    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引发的赔偿诉讼
    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引发的赔偿诉讼是指当用人单位在雇佣过程中或工作环境中存在违法行为,导致员工遭受损害时,员工可以通过提起赔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类违法行为可能包括非法解雇、工资拖欠、违反劳动合同、职业伤害等。在赔偿诉讼中,员工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并计算出因此遭受的经济和非经济损失。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来判断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并判决相应的赔偿金额。这种诉讼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促进用人单位遵守法律规定,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结语
    用人单位追偿职工经济损失并非因工伤而异,法律规定劳动者因个人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单位可要求赔偿。赔偿金额可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但不得超过工资的20%。若扣除后剩余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标准支付。员工可通过赔偿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如非法解雇、工资拖欠等。诉讼需提供充分证据,法院将判断单位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并判决相应赔偿额。此为维护劳动者权益重要手段,也促进单位遵守法律,维护良好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