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批捕后检察院的处理措施 |
释义 | 本文主要讲述了刑事案件的三个阶段: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并介绍了在侦查阶段中的逮捕和羁押期限。同时,文章提到了在逮捕后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并建议请一个刑事律师介入案情,为被告提供法律服务。最后,案件在侦查阶段结束后,将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进入法院阶段。 法律分析 批准逮捕说明本案目前有一定的证据指控犯罪,当然,批准逮捕以后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可以提出羁押必要性的申请,是否获准得看他的犯罪性质、程度和本人的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还有司法实践中,一般需要案件情况有变化提了才会受理。此外还可以请一个刑事律师,介入案情,就事实、程序、适用法律及栽量刑的准确性找到漏点,特别是从轻情节、罪责罚相统一上为被告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也就是公安机关来负责、审查起诉阶段是在人民检察院和最后的审判阶段即在人民法院。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报请检察院批捕之后,公安机关继续刑事侦查。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不得超过两个月。案件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后延长一个月。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将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资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进入法院阶段。 拓展延伸 司法机关对批捕后的案件采取的法律措施 司法机关在批捕后的案件中采取的法律措施是确保案件能够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理和解决的重要步骤。这些法律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收集和保护相关证据,进行审查和起诉决定,组织庭审程序,保障被告人的权益,进行法庭辩论,最终作出判决。同时,司法机关还会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如对涉嫌犯罪的人员进行羁押、取保候审等。这些法律措施的目的是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确保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一个安全、公正的法律环境。 结语 司法机关在批准逮捕后采取的法律措施是确保案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理和解决的重要步骤。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负责收集和保护相关证据,审查起诉决定,并继续刑事侦查。对于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有明确规定并可根据案情延长。同时,被告人可请一名刑事律师介入案情,为其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负责审查起诉意见书,并将案卷资料、证据移送法院审理。这些法律措施旨在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为社会提供安全、公正的法律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 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