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合同? |
释义 | 法律分析:在合同履行中,如果一方当事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违反了合同的规定,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1. 对方当事人违约未履行;2. 对方当事人违约履行不当;3. 对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但是,必须确保合同的内容和实履行情况属于法院可以强制执行的范围,具体情况需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妨碍社会秩序。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申请强制执行的,应当具有合同、判决书、裁定书或者其他可以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债权人的权利主张明确、具体;(二)当事人之间确有债权债务关系;(三)应当履行的义务已经到期;(四)应当履行的义务未得到履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申请强制执行的请求权消灭的期间为两年。 注意: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