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行政处罚不能代替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应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证照、行政拘留等。其他行政处罚应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法律分析 一、行政处罚后能否再追究刑事责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违反行为构成犯罪的,应该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给予行政处罚后,如果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第二十八条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二、行政处罚有哪些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其他行政处罚”,限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 拓展延伸 行政处罚对刑事责任的追究是否具有限制性效果? 行政处罚对刑事责任的追究是否具有限制性效果?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一般情况下,行政处罚并不会直接限制刑事责任的追究,因为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属于不同的法律领域。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作出的处罚,而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尽管如此,行政处罚的事实和证据可能会成为刑事责任追究的依据,特别是在涉及严重违法犯罪的情况下。因此,行政处罚可能会对刑事责任的追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具有直接的限制性效果。具体情况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案件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行政处罚后如果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等,同时还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处罚并不直接限制刑事责任的追究,但行政处罚的事实和证据可能会成为刑事责任追究的依据。具体情况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二节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 第三十二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