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雇主应当对工伤职工实行社会保险和提供社会福利,并根据工伤职工受到的伤残程度和实际损失,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伤残津贴和生活补助等。同时,工伤职工还可以依法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赔偿请求。但是,法律并未规定具体的赔偿计算方法,需要参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第四十七条:雇主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对工伤职工实行社会保险和提供社会福利,并根据工伤职工受到的伤残程度和实际损失,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伤残津贴和生活补助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五)因工伤或者职业病不能继续从事原工作的。 -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工伤职工残疾程度鉴定委员会应当根据疾病或者损伤的性质、范围、程度和职工原有的生理状况等因素,确定工伤职工的伤残程度,并出具伤残鉴定证明。 综上所述,对于因工伤造成残疾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相关规定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伤残津贴、生活补助等赔偿。同时,用人单位还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职工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赔偿请求,由鉴定委员会确定伤残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