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诉讼地点怎么样确定 |
释义 | 行政诉讼的地点即为行政诉讼的管辖法院地点,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复议案件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批准高级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法律分析 结论:行政诉讼的地点即为行政诉讼的管辖法院地点。解析:行政诉讼的地点即为行政诉讼的管辖法院地点。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确定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拓展延伸 行政诉讼地点的选择原则和程序 行政诉讼地点的选择原则和程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地点一般应当选择被诉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其次,如果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不便于行政诉讼的实施,当事人可以选择与行政机关所在地相邻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行政行为发生地、行政行为影响地、当事人住所地等因素来确定行政诉讼地点。在选择行政诉讼地点时,应当遵守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总之,行政诉讼地点的选择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结论: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地点应选择被诉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如果不便于实施,可选择相邻法院提起诉讼。同时,考虑行政行为发生地、影响地和当事人住所地等因素也可确定诉讼地点。在选择时,应遵守法定程序,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一百零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 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三章 管 辖 第十四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