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证人出庭作证有什么意义 |
释义 | 证据认定需要确认证据真实性,书面证人证言不如口头证言全面真实。证人出庭接受法官询问,能解决证人畏惧诉讼的问题,提高证人出庭比例。证人出庭能使庭审辩论更全面,重要方式确认案件事实和犯罪情节。证人应先作证人,因为证人是无法替代的,其证言是直接证据。根据刑事诉讼法,年龄较小但有辨别是非能力和正确表达能力的人可以作证人。证人出庭作证能更好地了解案情,避免影响案件审理。 法律分析 证据需要认定,就需要确认证据的真实性,书面的证人证言比较书面、不立体,并不如口头证言全面、真实,并且证人出庭可以接受法官询问,针对证据材料上没有提到但是很重要的问题,可以当庭询问,并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质询,在真实性的表现上,是其他证据不能相比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要了解案件相关情形的人,都有为案件作证的义务,这一项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证人畏惧诉讼,不愿意得罪人的心理,为证人出庭作证提供了法律依据,并且提高证人出庭比例。证人出庭能够让庭审辩论更加全面,对于案件事实的还原以及犯罪情节的确认是一种重要方式。 需要补充的是,如果一个人既是证人又是案件的其他诉讼参与人身份,应当首先作证人,这是因为证人是无法替代的,如果某人目睹了一场杀人案,他必须亲自作证,向司法机关陈述所见所闻,不能把事件情况说给身边人听,让其他人代替自己作证,因为证人是事件直接经历人,证人的证言是直接证据,其他人道听途说的只能是传闻证据,在事实认定上法院会优先采纳直接的证人证言。 那些人能够作证人呢?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如果仅仅是年龄较小,例如十岁的小孩子,但是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且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就可以作为证人。也就是说,很多人理解的小朋友说的话不能信在法律上是不科学的,一个人能不能作证人,需要参考他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能不能正确表达。需要证人出庭作证时因为证人既然为人,所说的话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主观性,带有感情色彩,可信度无法确认,这样可能会影响案件的审理。因此就需要证人出庭接受法庭质证,进而更好地了解案情。 结语 证人的出庭作证在法律上具有重要意义。口头证言比书面证言更全面、真实,证人出庭可以接受法官的询问,解决了证人畏惧诉讼的问题,提高了证人出庭比例。证人的直接经历和证言是直接证据,其他人的传闻只能是间接证据。根据《刑事诉讼法》,只要具备辨别是非能力并能正确表达的人,包括年龄较小的孩子,都可以作为证人。证人出庭作证有助于全面辩论和确认案件事实,是案件审理的重要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六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三十七条 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