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能否通过谅解书免除刑事责任?
释义
    《刑事谅解书不能免责》: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谅解书并非免责,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可建议从宽处罚或不起诉,但最终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需综合判定。
    法律分析
    并非有刑事谅解书就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若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达成和解,公安机关可以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情节轻微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最终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还是要进行综合的判定。
    拓展延伸
    探讨谅解书在刑事责任免除中的法律效力
    谅解书在刑事责任免除中的法律效力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谅解书是一种双方自愿签署的协议,旨在通过和解来解决刑事纠纷。然而,其是否具备法律效力一直存在争议。一些法律专家认为,谅解书可以作为一种证据,用于辩护或减轻刑事责任。他们认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并签署谅解书,表明被害人已经原谅了犯罪行为,并不再追求刑事追诉。
    然而,其他法律专家则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刑事责任是公共利益的体现,不能仅仅依靠双方的私人协议来解决。他们认为,法律应该优先考虑社会的公正和公平,而不是个别双方的意愿。因此,他们认为谅解书在刑事责任免除中的法律效力应该受到限制。
    总的来说,谅解书在刑事责任免除中的法律效力仍然存在争议。在实践中,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双方的意愿、犯罪的性质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来作出判断。因此,对于当事人来说,签署谅解书并不能完全确保免除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进行判断。
    结语
    签署刑事谅解书并不意味着免除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可根据和解情况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轻微情节可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谅解书在刑事责任免除中的法律效力存在争议,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双方意愿、犯罪性质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签署谅解书并不能完全确保免除刑事责任,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本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