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抑郁症对法院判决抚养权的影响
释义
    抑郁症不影响孩子抚养权,但严重抑郁症患者无经济来源且无自理能力时,法院不会判给其抚养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具体意见,如果一方患有严重疾病或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另一方可获得优先考虑。
    法律分析
    抑郁症不一定影响孩子抚养权的取得,但如果抑郁症严重到不能自理,本身也没有经济来源的,法院肯定不会判给严重抑郁症患者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三条规定,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拓展延伸
    抑郁症患者的抚养权争议:法院如何做出公正判决?
    在抑郁症患者的抚养权争议中,法院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做出公正的判决。首先,法院会评估抑郁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抚养能力的影响程度,包括症状的严重性、治疗情况和病情稳定性等。其次,法院会考虑抚养权的最佳利益原则,即以儿童的福祉为重,确保他们得到稳定的环境和适当的照顾。此外,法院还会考虑双方父母的能力、意愿和亲子关系等因素。最终,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和先例,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做出公正的抚养权判决,以保护儿童的权益和福祉。这需要法官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以确保公正和平衡的判决结果。
    结语
    抚养权的判决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抑郁症对患者的影响、儿童的最佳利益原则和双方父母的能力等。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和先例,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利益,以保护儿童的权益和福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是确保公正和平衡的判决结果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五条 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