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变更法定监护人协议 |
释义 | 变更法定监护人需明确双方身份、个人信息,提供相关证明。变更需前往法院办理,维护被监护人利益。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一条,可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变更监护人情形包括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怠于履职导致危困状态,以及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等行为。 法律分析 一、变更法定监护人协议 变更法定监护人协议应该写明被监护人与法定监护人的姓名,出生年月,父母双方的情况,法定监护人是谁,如果被监护人是未成年人,应当由所在地公安机关开具户籍证明,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如果被监护人是精神病人,应当由居委会开具证明。 双方的个人情况,具体的个人信息等。 二、变更法定监护人去哪办理 变更法定监护人去法院办理。法定监护人的变更就是监护人出现死亡或者失去民事行为能力等不再具有监护能力的情况时,为了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变更监护人的行为。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三、变更监护人情形是什么 可以变更监护人情形如下: 1.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2.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3.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一条,变更法定监护人的情形包括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委托给他人、以及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变更法定监护人应在法院办理,需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户籍证明、身份证、户口簿等。变更法定监护人旨在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确保其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一条 不按规定履行优待老年人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七十二条 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