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法对服务期的违约金数额作了限制规定劳动者所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
释义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支付违约金,金额不能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并按服务期剩余部分分摊。只有提供专项培训和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才能与用人单位约定违约金,其他情况下不得约定违约金。
    法律分析
    一、劳动者违反服务期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规定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这一规定明确了劳动者违反服务期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情形。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情形各种各样,但只要是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就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法》的这一规定有三层含义:其一,只要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就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其二,约定违反服务期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即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培训花费了多少费用,在劳动者违约后向其支付违约金时也不应超过所花费费用的数额。其三,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所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即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与用人单位花费的培训费用应按一定比例分担。如,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培训花费了2万元,约定的服务期是5年,那么,每年应当分担的服务费就是4000元;如果劳动者在培训后工作了2年违约,这时劳动者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剩余3年的费用1.2万元。《劳动合同法》作出这样的规定,是符合用人单位在培训问题上的实际情况的。但对于个别行业来说,则应当有特殊规定,如飞行员等。
    二、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有哪些情形
    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的情形只有两种。一是《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的,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及相应违约金;二是《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及相应违约金。除了这两种情形外,《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时,应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金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同时,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此外,法律只允许在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或对负有保密义务的情况下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这些规定旨在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确保公平合理的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