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被无故辞退,如何获得赔偿? |
释义 | 无故辞退员工需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公司辞退员工需满足法定事由,并支付通知费或工资。若不符合规定,视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工龄计算。《劳动合同法》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患职业病或工伤、在医疗期内、妇女孕期或哺乳期、工作满15年且距退休不足5年等。违法辞退员工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赔偿。赔偿计算需考虑实际工作年限。 法律分析 一、无故辞退员工应该如何赔偿 公司要辞退员工,必须具备法律中规定的法定事由,在履行了提前30日的通知义务或者另外支付给员工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费后,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不具备上述法律规定的事由,公司辞退员工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承担《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设区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哪些情况不能辞退员工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要是向辞退员工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但此时要求满足《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情形,不然的话单位辞退员工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向员工作出一定的赔偿。而在计算赔偿的时候,往往就要结合员工在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计算了。 结语 合法辞退员工应遵循劳动法规定的程序,并支付相应的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金额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标准按员工在公司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然而,某些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从事危害作业未进行健康检查、患职业病或工伤、在医疗期内、孕期、产期、哺乳期、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退休不足5年等。违法辞退员工将承担法律责任,并需向员工支付相应赔偿。因此,在计算赔偿时,应综合考虑员工实际工作年限。 法律依据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决议:第四章 劳动管理 第二十条 特区企业雇用的职工,由该企业按其经营的要求进行管理,必要时可以解雇,其手续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办理。 特区企业职工可按照劳动合同规定,向企业提请辞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