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破产重整与破产重组的定义及区别 |
释义 | 破产重组与破产的主要区别在于后果和程序。破产重组后,公司可以重新经营,而破产后只能进行清算和注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经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债权人具有约束力,债权人需依法申报债权并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间行使权利。如果债务人未执行重整计划,法院将终止执行并宣告破产,债权人的债权调整承诺失效,未清偿的部分作为破产债权。 法律分析 破产重组与破产具有下列区别: 1、后果不同。破产重组后,如果重组计划顺利执行的,公司能够重新进行经营活动;而公司破产后,只能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和办理公司的注销登记; 2、程序不同; 3、其他不同。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九十二条 经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均有约束力。债权人未依照本法规定申报债权的,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间不得行使权利; 在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可以按照重整计划规定的同类债权的清偿条件行使权利。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重整计划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九十三条 债务人不能执行或者不执行重整计划的,人民法院经管理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应当裁定终止重整计划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人民法院裁定终止重整计划执行的,债权人在重整计划中作出的债权调整的承诺失去效力。债权人因执行重整计划所受的清偿仍然有效,债权未受清偿的部分作为破产债权。 拓展延伸 破产重整与破产重组:法律制度下企业危机处理的不同路径 破产重整与破产重组是法律制度下处理企业危机的不同路径。破产重整是指在企业面临破产危机时,通过法院的介入,对企业进行内部调整和重组,以实现债务重组、经营恢复和持续经营的目标。而破产重组则是指将企业的资产进行清算,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债权人的优先分配和清偿,以实现企业的有序退出。两者的区别在于重整注重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债务重组,而重组则更侧重于清算和债权人的清偿。根据不同情况和法律制度,企业可以选择适合自身状况的处理路径,以实现危机的化解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破产重组与破产具有明显的区别。破产重组成功后,企业可以重新经营;而破产后,只能进行清算和注销。法律客观规定了破产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债权人的约束力,未申报债权的债权人在执行期间无权行使权利。终止重整计划后,债权人可按计划规定行使权利,但债权人在重整计划中作出的债权调整承诺失效。破产重整和破产重组是处理企业危机的不同路径,前者注重经营恢复和债务重组,后者侧重清算和债权人清偿。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制度选择适合的处理方式,实现危机化解和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八章 重整 第二节 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批准 第八十一条 重整计划草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债务人的经营方案; (二)债权分类; (三)债权调整方案; (四)债权受偿方案; (五)重整计划的执行期限; (六)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期限; (七)有利于债务人重整的其他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八章 重整 第二节 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批准 第八十三条 重整计划不得规定减免债务人欠缴的本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该项费用的债权人不参加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八章 重整 第二节 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批准 第八十二条 下列各类债权的债权人参加讨论重整计划草案的债权人会议,依照下列债权分类,分组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 (一)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 (二)债务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三)债务人所欠税款; (四)普通债权。 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决定在普通债权组中设小额债权组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