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确定财产转移是否构成恶意转移? |
释义 | 法律分析:财产转移是否构成恶意转移,需考虑财产转移的目的、时间、方式、对象、价值等因素。如转移财产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债务,时间在债权形成之前,方式为虚假交易、低价处分等,对象为无关人士,价值远低于市价,就可能构成恶意转移。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债务人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有权请求撤销。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七条:当事人之一转移财产,致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债权人有权请求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债权人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查封、扣押或者冻结。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当事人之一恶意转移财产,致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债权人有权请求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 以上法律依据说明,在确定财产转移是否构成恶意转移时,需要参考多项法律规定。如果转移行为被认定为恶意转移,债权人有权请求撤销、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