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双方虚假行为的合同是否有效要分情况确定,双方虚假行为的合同中没有涉及到第三人权益情形下有效,但存在损害的第三人的利益下签订的合同无效。通过签订虚假合同的方式诈骗他人财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合同诈骗。 一、双方虚假行为的合同是有效吗 双方虚假行为的合同是否有效一般根据两种情况来定,一是如果案件中没有第三人的利益参与进来,那么一般是认定为有效的,夫妻双方的虚假签订的离婚协议是有效的,假离婚要慎重,避免人财两失;二是如果双方的虚假合同损害的第三人的利益,合同无效,情况严重的话会被认定为诈骗罪论处。 二.虚假合同是否构成合同诈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通过虚假、冒用他人名义签订虚假合同的方式进行诈骗活动,就会构成合同诈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虚假合同怎么认定 虚假合同是指一方或双方出于某种非法目的,故意签订不能履行或根本不准备履行的合同。 在实践中,假合同一般有以下表现形式: 1.以高回扣为诱饵,达到顺利签约的目的; 2.在签订假合同时,骗子往往会在很多条款中给对方优厚的条件; 3.合同的主体皮包公司和个体经营者。假合同的主体大多是没有资金.没有地方.没有办公室的皮包公司和个体经营者; 4.合同的极少数条款制定得非常苛刻; 5.异地签订合同; 6.交易多为新客户; 7.利用各种亲友关系蒙蔽对方,让对方放松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