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逾期被暴力催收怎么办? |
释义 | 逾期债务被暴力催收时,可以报警并提供足够证据,同时表明还款意愿和计划;遇到过激催收,可向媒体曝光和举报监管部门;面对暴力催收,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不建议采取以暴制暴或失踪失联的方式来应对。 法律分析 一、逾期被暴力催收怎么办? 暴力催收报警以后,通常不会立案,因为这是属于民事纠纷。而暴力催收上门了,有威胁、恐吓、打砸伤人等情况,报警是有用的。同时报警必须准备足够的证据,比如说录音、视频等,不然的话没有证据警方出警也是比较困难的。 催收的本质是贷款平台要尽快回笼资金。只要牢记这一点并且把握好催收人员的状态,就很容和平解决催收问题。一定要要表明自己有明确的还款意愿,最好能够给出一个大致的还款期限或是可以在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先偿还一部分欠款。总之是要让对方相信,自己不是老赖,欠的钱之后一定会还清,而且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还款时间计划。 如果在催收的过程中遇到过激催收的行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电话录音、通话记录、微信威胁等内容向媒体进行曝光。大部分平台会在媒体曝光后有所收敛,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会引起重视甚至直接对借款平台进行查处。可以将过激催收的信息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进行举报,对于持牌机构非常有效。 二、面对暴力催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在平台催收的过程中如果已经涉及威胁人身安全和正常的生活状态,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并注意保留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内容,协助公安机关尽快破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借款人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的生活状态不干扰。但是在现实的催收过程中很多借款人面对较为激烈的催收手段时采取了不正当的应对手段,对自己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最不建议借款人采取的手段为: 1、以暴制暴 借款人集合众人结伙的进行争执、斗殴,双方都会被判聚众斗殴罪。让借款人从暴力催收的受害者变成了犯罪者,得不偿失。 2、失踪失联 部分用户会在催收之后远走他乡,消失失联。这样无法从根本行解决借贷欠款的问题,欠款情况较为严重的用户有可能会被平台方起诉。在失联状态下的借款人败诉可能性极高,宣判后如继续失联不履行还款义务,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成为“老赖”群体,严重影响借款人正常的生活行为。 在债务人的信用卡债务或者是贷款债务逾期之后,债务人仍然没有偿还,也没有和发卡银行或者是贷款平台之间协商的话,此时发卡银行或者是贷款平台就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对逾期债务人进行催收,但是不能对逾期债务人进行暴力催收。 结语 合理的催收是确保借贷双方权益的重要环节。如果遭遇暴力催收,应及时报警,提供足够证据。催收过程中,借款人应表明还款意愿,并给出明确还款计划。若遇到过激催收,可向媒体曝光并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面对暴力催收,借款人应向公安机关报案,保留相关证据,协助破案。不建议以暴制暴或失踪失联,这可能使借款人变成犯罪者或失信被执行人。催收应合法合规,确保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三节 代履行 第五十一条 代履行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代履行前送达决定书,代履行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代履行的理由和依据、方式和时间、标的、费用预算以及代履行人; (二)代履行三日前,催告当事人履行,当事人履行的,停止代履行; (三)代履行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派员到场监督; (四)代履行完毕,行政机关到场监督的工作人员、代履行人和当事人或者见证人应当在执行文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代履行的费用按照成本合理确定,由当事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代履行不得采用暴力、胁迫以及其他非法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章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第三节 冻结 第三十二条 自冻结存款、汇款之日起三十日内,行政机关应当作出处理决定或者作出解除冻结决定;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延长冻结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九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