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仲裁和诉讼,哪种方式更适合解决劳动争议? |
释义 | 法律分析:在解决劳动争议时,雇主和员工可以选择通过仲裁或诉讼来解决。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下列侵权行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请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延迟支付劳动报酬; (二)未经劳动者同意,私自扣除劳动报酬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三)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发生事故,造成劳动者人身伤亡或者健康损害的; (四)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调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设立仲裁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诉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保护合法权益。 根据以上法律依据,当员工认为雇主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可以选择通过仲裁或诉讼来解决。仲裁相对于诉讼,程序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但仲裁结果不能上诉,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诉讼程序复杂、费用高、时间长,但结果可以上诉,适合复杂、纠纷较大的案件。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来解决劳动争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