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遗嘱指定监护人的一方主体是父母吗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为父母,如父母无能力担任监护人,则由祖父母、兄姐等亲属或民政部门担任。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若无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单位或居委会可指定监护人。监护人可委托他人承担部分或全部监护职责,但对被监护人的损害责任由监护人承担。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遗嘱指定监护人的一方主体是父母吗 民法典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九条【遗嘱指定监护人】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第三十条【协议确定监护人】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二、哪些人可以作为监护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出可以担任监护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如果父母无法担任监护人,法定监护人的顺序依次为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民政部门。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如果没有合适的近亲属,相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指定监护人。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时,可以委托他人承担部分或全部监护职责。委托监护人对于被监护人的损害承担责任,但如有过错,应承担连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