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订立合同的原则具体如下: 1、诚信原则; 2、平等原则; 3、自愿原则; 4、公平原则;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 6、绿色原则,即签订合同应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一、事实婚姻财产分割要遵循什么原则 事实婚姻目前应该算作同居关系,在分共同财产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自愿原则; 2、男女平等原则; 3、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 4、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 5、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合伙开店合同发生纠纷怎么办 合伙开店合同发生纠纷,解决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 3、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 签订合同的原则如下: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2、自愿原则,合同内容由当事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愿约定; 3、公平原则,在订立合同时,要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民法典侵权责任能否合同约定 民法典侵权责任可以合同约定。只要满足下列条件: 1、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内容不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4、双方基于平等公正原则签订合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